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举措和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4日,宜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亮点举措和取得的成效。2016年以来,我市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截至2019年底,全市38.79万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7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18年、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综合评价为“好”。



下足“绣花”功夫

我市脱贫攻坚成效亮点纷呈



在近年来的攻坚历程里,宜宾脱贫攻坚举措亮点频频,“五补五改”投入模式、创新“借牛还牛”扶贫模式以及“歇帮机制”、扶贫车间等创新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昨(4)日,市发改委、市委统战部以及市纪委监委的相关负责人就宜宾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解答。


村村通公路,村民穿行油菜花田。宜宾日报记者 胡鹏 摄


问:我市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答:根据国家和浙川两省统一部署,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与我市屏山县确定为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两省两市两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引领推动,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帮扶、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消费扶贫、社会帮扶等方面,全面发力,紧盯东西部扶贫协作目标,签订了《嘉兴市—宜宾市东西扶贫协作和两市深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坚持扶贫协作与区域合作有机结合,从政策、人才、资金全方位推进,着力在招商、教育、卫生、产业等方面开展协作,打造了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沟通交流全面推进。屏山海盐两县党委政府领导先后带队互访交流35批次近400人次,嘉兴市海盐县选派2名干部赴我市屏山县挂职3年,我市选派27名干部到嘉兴市、海盐县挂职,两地共选派专业技术人才133人次,举办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70期,培训基层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6382人。通过人才协作的深入推进,两地干部观念互通、思路互动、经验互学、作风互鉴,切实提升了干部人才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

▲浙江海盐县在屏山县开设远程直播课堂

产业合作成效突出。2017年1月,浙川两省领导来到屏山县,要求两地结合向家坝水库留存电优势和浙江纺织产业转移需求,共建纺织产业园。3年多来通过共谋产业政策、共用招商渠道、共建入驻门槛、共优项目推进加快建设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在工作推进中将海盐县作为招商驻点,以长三角等为中心开展招商工作,同时以“亩产论英雄”着力招优引强,以“最多跑一次”打造优质政务服务环境。

▲屏山县水刺无纺布项目生产现场,工人正在生产作业。

市场协作持续增强。探索建立市场协作“双连”模式。龙头连龙头,双方龙头企业合作带动市场和贫困户、市场和基地。建设东西协作茵红李产业示范园21300亩,进一步规范茵红李基地“七统一”标准化生产。积极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市场,实现基地茵红李优质优价不愁销。两年实现全县茵红李产业增收4.6亿元,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屏山茵红李果实大、果形好、甜度高、口味佳,深受市场消费者喜爱。(屏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劳务帮扶带动明显。协同建立跨区域劳务合作关系,建立劳务服务工作站,向屏山定向提供岗位,两市牵头共举办东西协作招聘会12场。同时,协同出台无差别政策措施,屏山支持贫困户在本地务工的鼓励政策同步覆盖到海盐范围,海盐逐步落实屏山籍劳动力在海盐同等享受低收入农户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免费培训、稳岗补贴、免费体检、交通生活补助、组织工作经费奖补等“五条稳岗措施”解决人员输不出、留不住问题。3年来,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就业技能培训53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264人次,带动7997多人次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有效实现“精准到户输转,务工一户脱贫一户”目标。


▲10月14日,2020年海盐县-屏山县秋季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在屏山县就业促进中心举行。

帮扶项目有效实施。自2017年以来,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嘉兴市对我市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持续递增,累计达1.23亿元。截至2020年10月,嘉兴市海盐、平湖、嘉兴港区等社会各界向屏山县无偿捐赠资金和物资达4080万元。共安排实施67个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49人。


▲2019年11月,嘉兴市—宜宾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召开

几年来,我市和嘉兴市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逐步摸索出的“四项机制”和点线片面“4+4”立体推进的“山海协作”新模式,为全国其他地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2018年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一位,2019年8月成功举办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培训班,2019年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获得全省“好”的等次成绩。


问:宜宾市对口帮扶甘孜州雅江县、新龙县取得的主要经验有哪些?主要成效有哪些?

答: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宜宾市省内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自2012年以来,共落实了5.36亿元帮扶资金,累计派出干部人才982人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雅江、新龙看望慰问帮扶干部,对接帮扶工作。

▲2020年7月,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甘孜州雅江县调研对口帮扶工作。

二是机制健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28个市级部门组成,根据职能职责分为4个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内设机构和编制人员全部落实到位。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和积累,联动机制完善健全,已经形成大帮扶工作格局。

三是规划科学,全面完成各项规划。我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派出专家组,帮助和指导雅江县、新龙县编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两个受扶县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目前,各项规划已全面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受到受扶县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今年,相关部门正积极协助受扶县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受扶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切实可行的宏伟蓝图,也为各帮扶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

四是监管有效,科学规范高效使用。我市每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将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0.5%以现金方式,按时足额划拨项目资金。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受扶县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制订并实施了资金管理5项制度,加强了资金管理和跟踪监督,对已竣工验收项目开展审计。经多次检查,我市帮扶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公开、透明,使用效率高。此项创新工作受到省级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作为经验推广。

▲2020宜宾市对口帮扶雅江新龙项目招商推介会在宜宾举行。(记者 何东 摄)

取得的主要成效有:通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共同努力,雅江县、新龙县已全面完成脱贫任务。2019年,两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截至今年10月,累计帮助雅江县53个贫困村退出,2086户10016人脱贫;累计帮助新龙县90个贫困村退出,2299户11555人脱贫。两县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

▲宜宾援雅工作队为雅江送去建筑培训。( 余洪吉 摄)

通过实施项目帮扶,进一步夯实两县基础设施,拉动两县经济增长成效明显。2012年至今,确定了97个帮扶项目,确定61户企业帮扶81个贫困村并签订了帮扶协议。今年,我市在雅江、新龙实施财政资金帮扶项目22个,投入财政资金8774万元。(其中,雅江县7个项目,资金4324万元;新龙县15个项目,资金4450万元。) 这些帮扶项目的实施,将为雅江、新龙两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问: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量的资金和项目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请问纪委监委如何强化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廉洁高效推进?

答:强化精准监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扶贫资金管理、扶贫项目推进、扶贫责任落实等监督重点,连续四年扎实开展了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一方面,我们会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专项督查组,坚持“见人、见项目、见资金”,深入贫困户家中、扶贫项目现场,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并通过“发点球”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另一方面,我们强化蹲点督导,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9个扶贫任务重的乡镇,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定点包乡调研督导,各县(区)纪委监委也同步建立了班子成员包乡制度。为确保国贫县屏山县2019年如期脱贫摘帽,我们还在全市选派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组建“护航屏山脱贫攻坚先锋队”,一年多的时间里,队员们的足迹遍布屏山11个乡镇,核实脱贫攻坚问题2441个,收集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214个。此外,我们还通过全覆盖配齐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对贫困户开展全覆盖访廉问廉等方式强化“一线”监督,推动脱贫攻坚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严肃惩治腐败。针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量大、面宽、点多、线长的特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2016年以来,共查处危房改造等项目审批、扶贫资金监管使用、低保救济等扶贫领域突出问题971个,处理136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7人,组织处理652人,移送司法机关30人。强有力的监督执纪,持续推动扶贫领域作风转变,有力推动了扶贫领域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2018年开始,我市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绝对量和相对量出现双下降。

深化源头治理。我们坚持查处、教育和建章立制、标本兼治一手抓、同步走,一方面通过曝光典型案例、举办扶贫领域“阳光问廉”专题节目、编印《基层“微腐败”警示录》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深化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慑,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另一方面,以公开促公正,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这个点”,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面推行“县、乡、村三公开”,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的来源、数额、分配、进度全面公开、“应晒尽晒”。各县(区)在实践中也不断创新公开载体,先后涌现出南溪区“明白了”村级智慧监管系统、高县“心连网”深化党务村务公开、珙县农村基层“阳光监督”、兴文县村村建立微信群公开村务等亮点。

通过以上做法,确保了扶贫领域项目落地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规范有序。


内容来源丨综合宜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