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以工带农 小小农产品成从业人口最多、增收见效最快的特色支柱产业


高县立足自身丘陵山区特点和农业资源实际,因地制宜,通过鼓励、扶持农业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势,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在持续巩固壮大蚕、茶、竹、畜、粮五大农业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让一批普普通通的传统农产品在企业的精心打造下,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共同成为农村群众脱贫和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新兴产业脱颖而出

时值寒冬,阴雨天气已持续多日,在庆符镇四烈村的腾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食品厂门口,车辆、行人稀少。而和厂外的稍显冷清不同,在该厂的包装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忙碌着包装一批订单泡菜产品,王丽萍就是其中的一名工人。家住四烈村九组的王丽萍是一名七零后,因公婆长期患病且重度残疾,以及儿女年幼,全家5口人的生活,全靠她和丈夫廖祥凯在浙江打工维持,经济一直困难。俗话说,祸不单行,2014年,婆婆完全瘫痪在床,王丽萍只好留下丈夫一人在外打工,自己选择回家照顾公婆和儿女,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当年,她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家后,王丽萍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利用腾跃食品无偿提供技术和种子等便利条件,种植青菜卖给腾跃食品制作泡菜,同时,还进入食品厂务工,以这些收入贴补家用。回忆起前几年的生活,王丽萍说,没有扶贫政策的扶助和在腾跃食品厂务工、为食品厂种菜的收入,她也不知道前几年的生活该怎么过。如今,王丽萍婆婆已经去世,女儿上了大学,家里早已顺利脱贫,但她仍然选择留在腾跃食品厂,并把全家土地的一大半,全部种上青菜。“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王丽萍微笑着说。

王丽萍工作的腾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县发改、经信等相关单位帮助下,公司先后争取奖补资金400余万元建基地、建厂房、搞科研,通过公司一班人的努力,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成为一家以蔬菜种植、研发、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专业化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青菜、萝卜、生姜、辣椒、大豆、笋子、食用菌等农村司空见惯的农产品为原料,研发生产 “菌汤火锅料”、“老坛酸菜”、“松茸汤料”系列产品30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公司建设蔬菜示范基地6个,面积达1500亩,示范带动原四烈乡及周边乡镇发展蔬菜1.5万余亩,带动农户12000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精准帮扶贫困户152户,户均增收13000多元。截止2019年,公司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就业65人,间接带动就业3100余人。同时,该公司计划用10年时间,以10个亿的产值,带动蔬菜种植21万余亩,带动7万农户增收。

在与腾跃食品所在的庆符镇相邻的复兴镇,以红薯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顶古山薯业,在2019年也实现了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复兴镇及周边30多个村3000多农户种植红薯增收。

在高县,蔬菜、红薯、柑橘等农副产品,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宽,量也不小,而除了少量被人食用外,基本都用来喂养牲口,甚至有很多直接烂掉。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随着腾跃食品、顶古山薯业、白家薯业、凯华农业等一批企业的逐渐崛起,这些农副产品实现了变废为宝。一个企业带动一个或数个品种发展,把传统农产品发展为新兴农业产业,从而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脱贫、致富。

优势产业巩固发展

庆符镇大华村3组村民陈均德全家4口人,家庭因病致贫。2016年,陈均德在原有3亩桑园基础上,新栽桑园2.5亩,全年养蚕6张,茧款收入10800多元,加上粮桑间套种和养殖业收入7000多元,全年收入18000元,人均收入4500多元,一年实现脱贫目标。来复镇陈坳三组贫困户王康西、王少海,由高县新丝路茧丝绸公司在夏蚕季直接支持建设蚕棚养蚕,夏季、正秋和晚秋共计养蚕10张,茧款收入14000多元,户均收入近7400元,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加上其他收入,半年就实现了脱贫目标。

可久镇团包村是整村推进精准扶贫村,全村有养蚕户64户,共计发种506.5张,茧款收入59.81万元,加上桑园其他综合开发收入73.78万元,全村桑园综合产值达到133多万元,户均茧款收入达9300多元,户均桑园综合产值达到20000多元。其中贫困户养蚕14户,共计养蚕84.5张,茧款收入达100000元以上,户均茧款收入近7200元,人均茧款收入2300多元。2018年,团包村退出贫困村。蚕桑产业已成为全县种养殖业中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口最多、脱贫增收见效最快的特色支柱产业